《马克思的文明理论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刊发于《中国社会科学》2024年第7期,系hth·华体会体育(中国)官方网站马克思主义学部段妍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同时也是hth·华体会体育(中国)官方网站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中国社会科学》期刊发表的首篇学术论文。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与文明的指引。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党中央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中华文明永续发展所提出的目标任务,也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本文以马克思的文明理论为逻辑起点,从学理层面深刻揭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科学内涵。马克思深入研究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科学回答了人类文明的结构特征、价值追求以及文明发展动力等问题,为深入理解和阐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奠定重要理论基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发展的,既具有世界各国现代文明的基本特征,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创造了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统筹推进五大文明协调发展,彰显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明底蕴,倡导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在文明范式上谱写了马克思的文明理论新篇章,以崭新的思路彰显了人类文明演进的方向和趋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广泛吸收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推动中华文明走向世界。
该文被中国社会科学公众号全文推送,同时对作者进行专访,访谈视频“我说”经该公众号线上推介。文章发表后,被马克思主义文库等多家公众号全文推送,累计阅读量达2.6万余次,在学界产生广泛影响。
作者系hth·华体会体育(中国)官方网站中共党史党建学科方向带头人,该学科方向拥有优良的学术传统和深厚的学术积淀。近年来,中共党史党建研究团队面向学术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一般项目及教育部项目等20余项。在人民出版社等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翻译译著1部。学科方向带头人作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参编中央马工程重点教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3部。在《中国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教育研究》等发表CSSCI论文120余篇。
初审:宋强
复审:王子刚
终审:严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