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京都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国际交流部会长刘建辉教授主讲“东北大讲堂”第五十二场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2024-10-18 供稿单位:社会科学处、历史文化学院 撰稿:王欣然、代文月 摄影:李想 点击次数:

  10月13日,日本京都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国际交流部会长刘建辉教授莅临hth·华体会体育(中国)官方网站“东北大讲堂”,为师生带来了题为“地图、歌曲、绘画、文学、旅行指南——日本大众文化视域下的中国东北殖民动员”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韩东育教授主持,hth·华体会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社会科学处处长严蔚刚应邀出席,全校师生200余人聆听了报告。

  刘建辉的报告史论结合,利用各类素材,梳理了“中国东北地区”在日本大众文化领域的传播-消费-再生产链条,并进一步分析了在此过程中日本国民心态所发生的变化。依据歌曲、小说等一手史料,刘教授白描了1910年代日本文艺界对东北的浪漫想象,介绍了伴随铁路铺建而开设发展的“日本-中国东北”旅游路线。指出,日本民众通过阅读明信片、旅行指南等可视化宣传品,初步“认识”了先进与野蛮并存的“中国东北”,殖民热情因此初兴。此后,以丰富的大众媒体为传播手段,日本政府为中国东北城市群塑造的“特色标签”又被其民众迅速接受认可,大量日本人响应动员,加入到移居中国东北的殖民大潮。刘教授通过从情感史的维度来回看历史的方法,揭示了日本国民如何在这种宣传中,借助塑造的共同记忆,逐步缩减对现实中东北地区之距离感的基本过程。

  韩东育教授在总结时指出,本次报告是对近代日本在我国东北地区殖民动员过程的一次立体性还原,也是对当代历史学人的提示与警示。东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面对我国东北文化的扭曲性建构,历史学工作者应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为东北地区的发展和自信心提振,寻出自性俱足的根源性力量。

  严蔚刚代表学校为刘建辉颁发了“东北大讲堂”讲座纪念证书。


初审:宋强

复审:王子刚

终审:严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