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稳定超大孔分子筛的合成与性能

发布时间:2024-11-21 点击次数:

标题:三维稳定超大孔分子筛的合成与性能

报告时间:2024年11月24日(星期日) 14:00-17:00

报告地点:人民大街校区化学楼化三教室

主讲人:陈飞剑

主办单位:化学学院

报告内容简介:

分子筛由于其极佳的水热稳定性和孔道择形性,在石油冶炼、有机化工和吸附分离等诸多工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广泛应用的分子筛产品仅具有不超过12元环的孔道系统,这成为分子筛材料应用的极大掣肘。具有三维交叉超大孔道的稳定硅铝酸盐分子筛的创制,数十年来一直是无机合成领域孜孜以求的梦想。模板剂的设计合成是新型稳定大孔和超大孔分子筛开发的关键,报告结合我们的前期工作基础,系统介绍特色模板剂的设计理念及其在新型大孔和超大孔分子筛开发上的成功应用。主要包含:(1)基于超分子自组装体作为结构导向剂 (SAT) 的设计策略高效合成大孔和超大孔分子筛,实现了NUD系列原创硅酸盐分子筛材料的成功创制,为进一步合成具有特殊孔道结构的新型沸石、筛选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超大孔沸石分子筛奠定了基础;(2) 基于分子筛孔道“构型适配”的模板剂设计理念,成功创制首例三维稳定16元环超大孔硅铝分子筛ZEO-1,实现了分子筛合成领域的重要突破;(3) 发现1D到3D拓扑缩合新机制,合成三维16*14*14元环超大孔纯硅新相ZEO-3和ZEO-5,证明了一维链状分子筛的稳定存在和应用的可行性。

主讲人简介:

陈飞剑,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高层次领军人才(2024)、分别于2007年/2010年本科/硕士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2014年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专业,之后至蚌埠医学院工作,其中2019年至2020年在美国麻省大学阿默斯特分校访学一年,2022年加入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吉林大学未来科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专注于新型大孔和超大孔分子筛的合成,发展了多种新合成策略,成功创制出系列新型分子筛,特别是ZEO系列超大孔分子筛填补了领域空白,实现了三维稳定超大孔分子筛从无到有的突破。近年来以第一/通讯作者(共同)发表Science 2篇、Nature 1篇、Angew. Chem. Int. Ed. 2篇等,获国际分子筛协会结构代码2个(JZO和JZT)。